當前位置: 微號推首頁 > 微信營銷案例

新浪微博二次崛起的5大運營心得

微信公眾平臺編輯:微號推 0

 關于新浪微博,我先給大家看三個簡單的數(shù)據(jù)。

  NO.1:每天的活躍用戶是1.54億(DAU);

  NO.2:每個月的活躍是3.4億(MAU);

  NO.3:2016年總營收6.5億美金,年同比增長70%多。

  我相信,這個數(shù)據(jù)會讓很多人吃驚。我們常常聽到有人驚奇地問:“微博還沒有完蛋?為什么還有人在用?是什么人在用?”

  這很正常。經歷了2013年的重大危機之后,微博經歷了一次徹底的重生。今天的微博,已經不再是當年的那個微博,用戶結構有了本質的變化。

  用戶年輕化。16到25歲的用戶(初中生、高中生、大學生、大學畢業(yè)兩三年的年輕人)占了微博用戶的70%,是最核心的人群。2013年前的老用戶基本完全被稀釋掉了。

  用戶地域下沉。原來微博用戶以一二線城市用戶為主,而今天三線、四線,甚至五線城市的用戶占到月活用戶的50%以上。

  我們用了4年左右的時間,打造了一個生機勃勃的新微博。應該說,是運營戰(zhàn)略的調整起到了關鍵的作用。

  我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新浪微博二次崛起中的5個運營心得。

  紅利期是魔鬼:堅守定位

  本節(jié)要點

  每個互聯(lián)網產品都希望擁有爆發(fā)式增長的紅利期。

  紅利期就是一個魔鬼。

  紅利期之后的瓶頸期才是對公司真正的考驗。

  度過瓶頸期,首先要想清定位

  從2009年推出到2013年,微博經歷了爆發(fā)式增長的階段,數(shù)據(jù)曲線幾乎是豎直上去的。所以很多人都說:“我們支持你,你要干掉企鵝,我們認為你可以”。

  事實上,在2013年以前,微博因此走了很多彎路。

  在微博出來之前,所有的互聯(lián)網產品都是基于PC端產生的。大家熟悉的騰訊也是——微信沒有出來之前,QQ也是基于PC端的。當時那些互聯(lián)網產品的產品設計、思維方式、主消費形態(tài),都是圍繞PC端來做的。

  我們幾乎可以認為微博是手機端的第一款應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所有微博的用戶把所有手機端的需求都放到了這個產品上。比如與朋友的交流與互動。那個時候微博的私信也很強,所以,用戶公開的交流以及私人的溝通需求,微博都可以滿足。

  確實,早期有大量的用戶,把現(xiàn)在微信的需求放到了微博上。我們當時內部也有了一些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們推出過一個產品,叫密友,其實就是和微信類似的產品。

  但,每個產品都有自己的定位。

  微信推出后,用戶把大量的社交、通訊、互動的訴求,非??爝f地轉移了過去。微博開始進入發(fā)展的平緩期。這個時候,很多用戶都說,微博要完蛋了。

  我相信每一個互聯(lián)網產品都會碰到這個階段:當你有一個爆發(fā)式增長的機會時,外界都認為這個產品很厲害,什么都能干。

  但,每個產品都會遇到瓶頸。

  現(xiàn)在大家都在提“紅利期”。我覺得紅利期就是一個惡魔。

  所有人都認為,紅利期過了,就什么都干不了了。但真正的問題是,平臺的快速成長期過后,你要做什么。

  你需要做的是好好去思考你的產品到底是什么。堅持和定位非常重要——如果你徘徊來、徘徊去,時間窗口就過去了。

  微博在這階段看清了自己的產品定位:社交媒體。我們只做社交媒體,不做社交通訊。

  正是因為我們想清楚了這一點,才有了微博從2015年開始的徹底反轉。這不是大家想象的“突然有一天就又火了”,而是我們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們回過頭來做一個總結和思考。

  微博作為一個內容消費社區(qū),它的消費形態(tài)是,少部分人貢獻內容或服務,大部分人消費內容/服務和產生互動。

  對于這種形態(tài)來說,對內容生產者的運營,其實是最核心的部分。

  我將內容生產者分了三層:頂部、中部、尾部。

  快速壟斷頂部:冷啟動的關鍵

  本節(jié)要點

  頂部用戶可以帶來初始的啟動流量。

  產品冷啟動的關鍵,就是快速規(guī)?;采w頂部。

  但頂部用戶同時不穩(wěn)定,不是留客的核心。

  一個平臺的競爭力是如何建立的?其實就是你如何構建頂部用戶的核心空間。

  新浪微博的頂部人群是明星、名人。其特征就是啟動流量非常大。

  沒有任何一個互聯(lián)網產品的用戶是天上掉下來的,都要拓展用戶。微博剛剛啟動時,做的最核心的工作就是拉客,也就是占領市場。這在新浪早期的時候起到了核心作用。

  我們花了半年的時間對頂部用戶進行了壟斷性的快速規(guī)模化覆蓋。對社交性產品的冷啟動來說,這是非常關鍵的。其他競品的推出都將面臨巨大的壁壘:用戶的遷移成本很高。

  但請一定相信一點,用戶留下來使用你的產品往往不是因為頂部。我們經常會被頂部迷惑,認為把頂部做完了,用戶留存、活躍度也就ok了。

  這些都是不穩(wěn)固的流量。

  在2013年以前,包括我們自己,認為微博是什么?就是一個可以看名人、看明星,可以參與社會熱點討論的公共平臺。至今,這兩點仍然是微博最強的兩個屬性標簽。我們也從來不認為這兩個標簽有問題。

  但是,從2013年開始,我們在最沉寂的這個階段,究竟遭受了什么?

  第一,微信出來了。很多人“傻傻分不清”什么是微信,什么是微博。包括明星在內的大量用戶在發(fā)布信息的時候面臨抉擇:我的東西應該放在微信上,還是微博上?由于微信的用戶粘度和社交性更強,大量用戶在向微信轉移。

  第二,作為一個討論社會熱點的公共平臺,微博上大量大V被封號。

  微博遭遇了“內容真空”——大量的內容在抽離,新的內容又無法補給。可供用戶消費的內容豐富度和多元度都不夠的時候,用戶覺得,這個產品不好玩兒了。

  用戶運營下沉至中部:突破瓶頸期的核心競爭力

  本節(jié)要點

  頭部用戶影響乏力時,需下沉至中部。

  中部才是突破瓶頸的核心競爭力。

  網紅自帶流量和變現(xiàn)屬性。

  以前我們做用戶調研,用戶會說我關注哪個明星,還關注了誰。其實,后面這一句話,才是產品競爭力。

  明星,是一個流量入口。但是真正把用戶穩(wěn)固下來的,一定不是明星。

  一個產品有沒有機會度過高速發(fā)展期后的瓶頸階段,發(fā)力成為一個高粘度的產品,其核心在中間層。用戶在消費你產品的時候,往往不止一個點。比如,除了明星,他還會關注幾個動漫界的COSER(角色扮演),幾個游戲主播等。

  為什么微博可以從2015年開始,做到徹底反轉?

  2013年遭遇瓶頸后,微博開始進行用戶的下沉運營,開啟了微博垂直化的開端。這一步決策“拯救”了微博。

  在那以前,微博閱讀量排名靠前的領域只有明星、媒體、社會時政。其他領域不能說是零,但也接近。中小V為微博貢獻了大量的內容,卻沒有形成品牌。

  因此,我們做的很大一個工作就是調整我們的運營方向和產品結構,扶持中小V的成長,讓微博不再是大V獨大的平臺。

  以此為契機,網紅現(xiàn)象產生了。

  目前為止,微博共有55個垂直領域,如動漫、攝影、搞笑、美食、萌寵、游戲、時尚、美妝、舞蹈等。在網紅方面,微博只成功開發(fā)了服裝和美妝兩個領域。

  很多人對網紅沒有概念,認為還是過去芙蓉姐姐這類搏出位者。但現(xiàn)在的網紅概念,已經和過去完全不同。

  網紅具備兩個特征:

  第一,自帶精準的人群流量。為什么網紅可以和阿里的電商平臺有這么強的互補和對接?原因很簡單,流量是值錢的,是需要花錢去獲取的。

  第二,可在線上實現(xiàn)大規(guī)模變現(xiàn),且可持續(xù)。新浪排在TOP10的網紅,尤其是時裝類,年交易量都在10億以上。在雙十一期間,阿里服裝銷量的TOP10,微博網紅店占了7席。

  事實上,因為中國的網紅很火,我們以為自己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前陣子我們去美國一看,才發(fā)現(xiàn)其實自己又晚了很多年。在美國,網紅已經與明星齊平:大量的高端奢侈品、時裝品牌在選擇代言人的時候,會選擇一個明星和一個網紅。

  網紅是一個生態(tài),且剛剛開始。

  我堅信這55個垂直領域中還有大量的領域可以開發(fā)出網紅生態(tài)。比如我們今年做育兒領域,好多育兒的大V做完了以后,通過賣一些育兒產品,也能獲得持續(xù)收入。

  這里面仍然有巨大的挖掘和成長機會。

  而基于用戶下沉的運營,新浪的閱讀結構以及用戶構成也發(fā)生了改變。

  目前,微博閱讀數(shù)過百億的領域超過20個,用戶關注的領域更加廣泛了。

  微博成為了一款“興趣社交”的產品,基于用戶興趣去建立社交、消費以及互動的習慣。這種形態(tài)會持續(xù)產生非常強的爆發(fā)力,且與通訊關系為主的微信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品類。

  比如,我們現(xiàn)在垂直領域閱讀量第一的領域是動漫,這讓很多人想不明白。其實原因很簡單,用戶的消費結構和內容供給結構高度關聯(lián),現(xiàn)在微博完全是一個年輕人的平臺。

  微博垂直化:調整產品運用規(guī)則

  本節(jié)要點

  產品方向進行調整時,從產品定位到運營規(guī)則都需相應改變。

  底層規(guī)則決定生死,必須重塑。

  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運營結構需要開放。

  新浪微博8年的成長時間,詮釋了一個完整的成長周期:新產品如何啟動——如何突破瓶頸——如何進入平臺運營。

  什么是平臺?平臺具備三個特征:

  用戶生產內容:你的服務或者內容是由用戶產生的,而不是自己產生的。沒有用戶進到你生態(tài)里面的時候,你永遠是封閉的。

  規(guī)?;姆诸愡\營:如果這個平臺里面只有一個單品,那么它的延展性就很低,難以成為平臺。

  企業(yè)/機構化的運營:有機構愿意進入這個平臺進行生態(tài)化的運營,代表著這個平臺能獲利、能產生新的商業(yè)機會。

  用戶下沉,是一個平臺樹立競爭力、建立壁壘的關鍵。比如,以購買頭部電影版權為頂部的視頻網站,吸引用戶只靠那幾個影視劇,它是不是平臺,有沒有競爭力,都是有待商榷的。

  而當你確定進行用戶下沉的決策后,在調整過程中,定位人群發(fā)生變化的時候,你的產品方向和運營規(guī)則也必須要變化。

  如果不變,這就只是一句口號,無法落地。

  進行用戶下沉運營后,我們做了這樣幾件事。

  把握用戶內容生產質量重塑底層規(guī)則

  當年我們最早做垂直化的時候,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粉絲。那個時候在一些電商平臺上,已經可以購買粉絲,最后便宜到了幾分錢一個粉絲。

  這樣的粉絲還有什么意義?

  所以,我們從大V向中小V轉化過程中,運營方向就是要重塑粉絲的價值。如果粉絲不值錢,辛苦去經營內容就沒有意義了。

  我們當時提出了“垃圾粉絲清理計劃”。比如你原來有100萬粉絲,其中98萬是假的,那么經過我們清理,就剩2萬了。

  這件事表面上只是清理歷史上的垃圾粉,而實質在底層邏輯上,卻是對公司產品定位以及生態(tài)扶持的巨大支撐。

  它是一個啟動環(huán)節(jié)。

  當時我們面臨大量的質疑。我們每天接的最多的電話就是:“你憑什么降我的粉?”“你再清粉我就不玩了?!薄澳銈冞@個平臺沒有人玩,你就完蛋了?!?/p>

  但優(yōu)化生態(tài),這是在轉型期必須做的。它也許看起來很細小,但它就是引擎的核心,決定生死。

  如果我們扶持中小V的方式是給他們灌粉,那么底層的一切都是虛的。你前面做的所有工作會從10分變成1分。

  規(guī)?;⑵髽I(yè)化的分類運營開放的運營結構

  門戶網站有很多頻道,所以也有大量的分類運營工作。但這樣的門戶運營,需要自己發(fā)展700人到上千人的團隊規(guī)模。不然這活沒法干。

  這其實是針對PC時代的“區(qū)塊式訪問”產品形態(tài)設計的。在PC端,按照板塊閱讀效率是最高的。

  但現(xiàn)在是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大部分互聯(lián)網產品的運營模式都在采用“信息流”的推送方式,比如今日頭條。

  因此,我們在做移動互聯(lián)網產品的時候,原來的產品結構和運營結構都應該發(fā)生變化。如果我做一個內容產品,還在弄一堆編輯,劃一堆部門,這個活也沒法干了。

  微博在2014年開始規(guī)?;刈龃怪被臅r候,也進入過誤區(qū):每個垂直領域有它的專業(yè)性和不同的生態(tài),我們卻用自己的運營團隊做。今天干動漫,明天干旅游,后天干美食。我發(fā)現(xiàn),真干不過來。

  后來我們找到了一套模式。

  第一,我們自己先運營兩、三個垂直領域,去找到運營方法——用一個大V去驅動一個結構。

  簡單來說,就是在所有的垂直領域都做大V。

  事實上,不僅微博如此:所有的流量節(jié)點都是跟隨大V的。

  比如,如果你的廣告營銷沒有跟隨大V,一定沒有效果。為什么OPPO做代言很成功,他們真的是把代言人當作一個大V去運營的。

  很多廣告商簽代言人只是“革命性”地付一筆錢拍個廣告就完事了。

  不是這樣的。每個大V都有自己的流量。你需要什么樣的流量,你的用戶結構和這個流量是否匹配,這都需要考量。OPPO為什么做得比較成功,他們請代言人拍的不是廣告片,而是各種場景的MV或者微電影。

  這是一種養(yǎng)成計劃。要把大V的粉絲,變成你的粉絲。我們一開始做的時候,垂直領域的大V只有兩三萬人。但是你無法想象,5倍、10倍的頭部用戶成長會給這個平臺帶來什么樣的爆發(fā)力和生命周期。

  第二,垂直開放團隊。

  做了四五年,微博現(xiàn)在的運營團隊只有10個人。而這10個人,外圍卻驅動了400到500人的合作方團隊。

  我們在每一個垂直領域挑選了一個對行業(yè)有深刻理解、有資源的團隊,與其合作。我們會把我們所掌握的運營方法,加持到每一個垂直開放的團隊中去。由他們在該領域制定規(guī)則、統(tǒng)一方向和目標,提供工具(比如微博認證)。

  這種操作模式受啟發(fā)于現(xiàn)在大火的MCN(Multi-Channel Network),也就是內容制造商模式。

  MCN其實最早就是YouTube里面的一種機構化的角色。像微博賬號一樣,YouTube有幾千萬個頻道。因此,催生了一些公司去服務這些頻道。前幾年,一些TOP的MCN公司,每一家都在服務幾萬個頻道。

  2015年,微博做視頻的時候,執(zhí)行了MCN計劃,沿著垂直領域進一步開放。我們立了一條規(guī)矩——微博不再自己聯(lián)系大V。所有的拓展、運營全部交給合作機構。

  所以,在開放體系里面,微博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頭部用戶,是由大量的機構運營的。僅垂直領域視頻在目前就有1000多家合作公司,在一起建設這個平臺。

  第三,守住基礎,發(fā)揮合作團隊優(yōu)勢。

  如果你是在做一個垂直開放的管理結構,一定要明確,你做的工作可能很基礎。微博這個10多個人的運營團隊,總有人跟我抱怨:“天天為別人做基礎工作,沒有成就感,這玩意兒有意思嗎?”

  也因為沒有成就感,我們的團隊流動也如流水。這個團隊的穩(wěn)定性和流失率和助理這個職位是一樣的——老子要沖下去自己干活,我做完也會成功。

  但在一個平臺中,反而是制定規(guī)則和基礎體系是最核心的。

  你要耐得住寂寞,就是不能自己干,即使你知道自己上去絕對比你的合作伙伴做得好。

  你要把你的運營方法教給他們,讓他們學會。并在他學會的前提下,去發(fā)揮其資源、專業(yè)影響力的優(yōu)勢。

  在一個平臺運營里面,擔當這種基礎規(guī)則建設的人很重要。最關鍵的,就是管住自己的手,不要自己做,該讓別人做的時候一定要大膽地放出去。

  你不放的話,你就是瓶頸。

  建立垂直的商業(yè)生態(tài)

  本節(jié)要點

  平臺必須要賺錢。

  在生態(tài)合作中,確保合作伙伴的利益。

  執(zhí)行中,打通一切落地部門。

  所有的運營,最后的結果都是商業(yè)化。你說你是平臺不賺錢,那都是騙人的。微博在做每一個垂直領域的時候,都要考慮這個行業(yè)的生態(tài)。而行業(yè)生態(tài)里面最關鍵的就是商業(yè)模式。

  微博涵蓋50多個行業(yè),每個行業(yè)都有自己的生態(tài),很難用一個商業(yè)模式去概括。但是,平臺的核心角色是不變的。

  所以,建立垂直商業(yè)生態(tài),需要想清楚3個問題:

  你的角色是什么?

  你靠什么賺錢?

  和誰合作?

  我們以電視互動行業(yè)來舉例。

  你的角色是什么?

  微博在這個行業(yè)鏈條中的定位是什么?就是一個傳播互動平臺。這意味著,在這個行業(yè)中,微博就只做這個事。所以,在電視領域,微博是最大且唯一的傳播平臺。微信就不行了,因為它是私密的,發(fā)揮不了作用。

  另外,這個生態(tài)里還有誰?

  播出平臺:電視臺、視頻網站

  容生產者:電視臺、節(jié)目制作方

  這個三角構成了一個商業(yè)生態(tài)。所以,我們做任何一個行業(yè)運營或者思考一個商業(yè)模式的時候,都要首先思考這個三角。

  你靠什么賺錢?

  在電視行業(yè)里,最重要的肯定是電視臺,你不和人家合作就什么都干不了。

  但你需要考慮你能給這個行業(yè)帶來什么。如果你帶來不了新東西,人家憑什么和你合作呢?

  那么,在電視領域,微博能幫電視臺做什么?

  收視率:我們天條是不做長視頻。因為我一做這個三角就廢掉了,微博就會和電視臺競爭。所以對電視臺來說,我們就是要解決電視臺的訴求,幫助其提高收視率。

  IP價值:通過傳播互動,提高了節(jié)目的影響力。贊助商需要數(shù)據(jù)量化,微博上節(jié)目的討論量,不僅影響到節(jié)目端,也會影響到客戶市場。

  微博獲得的是什么?

  流量互動:大量的評論互動,可以為微博提供活躍度。

  商業(yè)生態(tài):贊助商投完電視上的廣告,還要擴大投放,但又不能把贊助投放在電視臺的競爭對手,也就是視頻網站上。因此,他們會把這筆錢給微博,讓微博把營銷做大。

  和誰合作?

  你選擇了電視臺,再往下一層,就是要考慮和誰合作。

  所有的商業(yè)模式最終都會落到一個公司,甚至一個公司的某個部門,某個人。一個行業(yè)真正能開拓出來,不是想清楚什么是商業(yè)模式,而是最終要落地到執(zhí)行上。

  而執(zhí)行的時候全部都會落實到人、部門、公司,這些能不能打通,其實很關鍵。

  結語:運營需要放在“終局”的大池子里去思考

  我們在考慮商業(yè)生態(tài)的時候,其實是和我們的產品機制、運營、商業(yè)的思考等關聯(lián)到一起的。

  作為一個運營產品的人,你要放到大池子里面去思考問題。你現(xiàn)在制定策略、運營的時候,要往后看個兩三年,看到終局。這帶來的結果將會完全不一樣。

  因為如果你不看的話,有可能前面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坑,你看似順其自然地跳了下去,然后你就完了。

0

要評論?請先注冊或者登錄


關注“微號推”公眾平臺

微信秘籍一手掌握

微信號:weihaotui

熱門標簽

移動互聯(lián)網運營技巧公眾號推廣技巧

微信營銷營銷技巧微信推廣案例分析

app推廣微信快訊微信運營微信公眾號

自媒體案例營銷案例創(chuàng)業(yè)

微信案例微商運營內容運營

吸粉新媒體微營銷創(chuàng)意文案

內容營銷社會化營銷產品運營營銷

行業(yè)資訊社群微信電商

新媒體運營用戶運營朋友圈網紅

互聯(lián)網產品大前鋒資源聯(lián)系人

微信運營技巧事件營銷O2O馬云

微信朋友圈新媒體營銷品牌營銷文案

用戶微博微信公眾平臺小程序

微信公開課朋友圈營銷微商課堂直播

吸粉技巧今日頭條馬化騰推廣

運營推廣appAPP干貨錦集

社群技巧微商課程H5支付寶

微信應用號騰訊漲粉雷軍

融資H5營銷微店熱點

微信小程序KOL粉絲營銷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

漲粉技巧用戶需求APP推廣電商運營

廣告標題微信文案社群營銷

京東地推微信大號運營案例

app運營社群運營知乎互聯(lián)網推廣

產品營銷學習技巧企業(yè)職場

短視頻10w+阿里微信紅包

SEO課程互聯(lián)網+微信城市服務微營銷案例

文案技巧新形態(tài)公眾號運營社會化媒體營銷

推廣app網紅經濟網絡推廣蘋果下架

互聯(lián)網廣告鳳姐共享單車轉行

新媒體編輯公眾號排版活動策劃文章

90后爆文精準用戶內容

數(shù)據(jù)運營公眾號文章流量變現(xiàn)工具

產品推廣UGC網易面膜

互聯(lián)網醫(yī)療ASO互聯(lián)網金融眾籌

病毒營銷微信運營工具SEM推廣借勢營銷

微信封號資源聯(lián)系QQ公眾號應用號

社會營銷行業(yè)咨詢直播平臺高考

營銷策劃分答推廣案例原創(chuàng)文

餓了么直播APP運營小白產品需求

CJ奧運傅園慧美團

滴滴運營經驗運營管理戚繼光

王寶強iPhone社區(qū)營銷微信服務號

VR運營學習社區(qū)運營市場運營

共享經濟摩拜單車溝通技巧百度

無印良品退回技巧推廣運營白百合

自媒體營銷渠道推廣社交運營電商推廣

華為推廣回去阿里巴巴UCG

熱點追蹤推廣策劃粉絲留存整合傳播

變現(xiàn)羅輯思維星巴克畢業(yè)

職業(yè)微信新操作新媒體運營技巧爆款文章

內容選題企業(yè)公眾號品牌活動

共享勵志標題黨提升轉化

努力成就面試準備孫正義

信息革命機器人流量企業(yè)家

失敗產品生命周期用戶流失流失率

王者榮耀用戶參與度圈粉獨特

淘汰社交社交產品個性化推薦

風口無聊僵尸粉用戶活躍度

微信支付網絡支付創(chuàng)新型公司未來預判

封號QQ音樂場景實驗情感關系鏈

圖片處理零成本公關危機社會輿論

戰(zhàn)狼2戰(zhàn)狼2票房吳京QQ

信用分掉粉bug獲取用戶

留存ofo小黃車品牌運營好友刪除

網感信息流廣告程序化廣告管理

經營奇葩說內容經濟KPI

小編創(chuàng)意甲方乙方

廣告行業(yè)SEO網絡引擎優(yōu)化清理好友

高峰論壇品牌推廣網絡自制劇互聯(lián)網產品

信息泄露教育APP粉絲經濟二次元周邊

二次元工具型產品工具產品黑科技

公眾號編輯微信排版編輯器團隊活動營銷

市場產品經理行業(yè)物聯(lián)網

引流內容付費APP運營用戶體驗

粉絲00后